中新網上海5月12日電(記者 范宇斌)將大數據與自動化機械理念引入傳統市政管道養護行業,引領科技創新發展。這是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閔行區委員會副主委潘國喬深耕市政工程管道養護領域三十載的執著追求。
潘國喬出生于浙江紹興,乘著民營經濟發展的春風,1994年,他承接了上海閔行市政工程朱塘路一期項目部分工程。這是他首次進入市政工程建設。
之后,他帶領施工團隊陸續承接了北青公路、莘莊地鐵北廣場道路、滬青平明溝排水改建城市管道排水工程、蘇州河六支流截污納管污水工程等市政項目建設。
下井、清污、排堵……潘國喬一干就是12年。他吃住在工地,邊干邊學邊思考,施工中的每個環節他都熟稔于心。碰到難題,他就和工人們一起鉆研,解決了一個難題,又思考著怎么能避免同類問題再發生。
2006年,潘國喬在原先施工隊的基礎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時代在不斷進步,城市發展對市政設施建設和養護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們發展的原動力,滿足這些需求既是我們的價值所在,也是我們的責任。"潘國喬說。
2016年2月,潘國喬積極響應城市養護市場化改革的需要,率先與閔行區新虹街道簽訂合同,承擔了虹橋商務區部分地塊市政設施綜合養護工程,成為閔行區首家試行市政設施綜合養護改革的公司。
在潘國喬看來,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無論對養護工程質量的要求、監管,還是制度設計,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沒有現成的經驗,潘國喬一邊"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在民建會員中積極開展關于探索市政設施綜合養護的課題調研。一年下來,綜合養護的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對這項工作的經驗總結列入民建上海市委會2016年度調研成果。
趕上了中國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潘國喬堅持創新發展,先后獲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政公路行業領軍人才、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等榮譽。
市政管道暢通是城市管網運行的關鍵,這些管道埋在地下,日常維護、搶修都面臨著很多困難。
有一次,市政排污管道堵塞,潘國喬帶著施工員、技術員抵達現場,抽干了污水卻仍然圍在井口緊張地討論著。原來是堵塞的位置及原因都還沒有找到。窨井超過4米深,井下有害氣體濃度高,此時如果讓工人下井勘察,不僅施工難度大、效率低,還對工人人身安全有很大威脅,容易有安全隱患。
"要是有個機器能夠代替工人下井就好了。"從那時起,這個想法就在潘國喬心里扎了根。
為此,他一邊向專家學者請教疑難,自學機電一體化、智能控制、真空吸附等課程,一邊到施工現場和工人們一起探討實際的養護困難與需求。受他的影響,工人們積極開展技術革新,制作新工具,改造原有機械化設備,提高了施工效率。
2015年起,潘國喬陸續投入數千萬元研發資金,先后成立了機器人公司、科技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研發管道智能養護機器人,希望把工人從有毒有害的危險環境中解脫出來,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管道養護的困難,使城市管道的運行更為安全、高效、智能。
他組建研發團隊,建起實驗室,帶著團隊鉆進地下四米深的窨井內,還曾兩次穿著防護服,戴著防護鏡,鉆入污水管道開展實驗。
記者了解到,潘國喬團隊研制出的管道智能養護機器人,解決了排水管道養護作業中遇到管道內存在建筑垃圾、泥漿固結、樹根侵入等障礙物時無法進行疏通的瓶頸問題,獲得專利證書。
"對中小企業來說,要獨立完成一項技術創新,太難了。"雖然擺在眼前的困難特別多,但潘國喬從不言棄。他不斷加大投入,積極擴大專家團隊。
新一代管道清淤機器人、管道檢測機器人、管道非開挖修復機器人等產品相繼誕生,徹底改變了傳統管道養護模式,提高了效率,實現了管道養護的智能化。
2019年8月,"利奇馬"臺風造成了上海道路多處積水,道路下沉式立交積水嚴重,影響了城市運行和市民正常生活。由此,潘國喬又研究開發"下立交排水井智能疏通系統"。經過一年的研發,實現了無人化、智能化排水井疏通養護,解決了下立交積水的問題。
這次經歷讓潘國喬意識到,城市地下排水管道問題不僅是如何疏通養護的問題,更是一個如何監測、提前發現管道隱患的問題,需要一個能長期監測、及時預警管道問題的軟件,與管道養護硬件裝備共同聯動作用。
2020年起,潘國喬帶領團隊投入新的挑戰,在排水管道的各問題癥結點位布設傳感器,并建設了一個能夠隨時采集管道數據、通過算法判斷管道隱患、提前預警管道災害的大數據平臺。
通過該平臺,養護隊伍只需通過手機就可以快速定位作業點位,迅速調動養護機器人對管道問題進行提前干預。潘國喬介紹,"這套系統把過去的視野盲區轉變為一個可控可查的區域,把問題在萌芽階段就予以處置。"
為填補市政管網養護智能化方面的空白,盡管面臨各種機遇與挑戰,但隨著大數據平臺和管道智能養護機器人的不斷更新完善,應用市場不斷擴大,潘國喬時常激勵團隊,"管道智能養護裝備研發的腳步不能停止,要開創智能管道新領域。"(完)